所有一切的起點,都是從「關鍵時刻」 MOT 開始的, Moment Of Truth,選擇 MOT 就是選擇商業模式。
定義 MOT,如何選對人,做對事,說對話;要回答出「是誰」、「在什麼情況下」、「感受到什麼」。
峰值體驗
峰值體驗,洞察隱而未知的需求,掌握關鍵時刻,影響顧客決策。
峰值體驗是一本商業管理書籍,書中的內容環繞在,當我們想要讓消費者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訊息,並做出我們期待的事情,我們必須要能在關鍵時刻 MOT(Moment of Truth),創造峰值感受。
峰值體驗這本書是 Vincent 汪志謙 & Hai-Pei 朱海蓓,兩位合著的一本書。
我是在一月份買了這本書,也趁 Hai-Pei 在台灣時,見了面吃了飯。今年農曆年假期時,用功把書看完了。看完後,很有感觸,很具啟發,書裡面生動描繪了許多場景和畫面,我收穫非常多。
我與 Vincent 和 Hai-Pei
我非常幸運,在廿多歲職涯剛開始的過程中,能有機會與 Vincent & Hai-Pei 共事。Vincent & Hai-Pei 兩位輪流扮演著我的主管和導師的角色,指導我許多,兩位對我都很重要,有很深的意義。
Hai-Pei 是我在 Yahoo! 的主管,2003 年我加入了她的團隊,當時能在 Yahoo! 繼續成長,她幫助我非常多,在 Hai-Pei 的介紹,我認識了她的老公 Vincent 汪志謙。
之後,也因為 Vincent 在合勤科技 Zyxel 擔任全球品牌業務負責人,2006 年底我有機會加入他的團隊、加入 Zyxel,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,還去了歐洲出差好多趟,土包子的我,開了視野,長了見識。
我很崇拜他們,他們很強,除了強勢領導,有滿滿的能量外,他們兩位在工作、能力、學識、見識、素養等很多面向上都很強。明明沒有大我幾歲,卻擁有許多經驗與見解,每次聽著他們分享著商業經驗和洞察,我都覺得非常有趣。
例如,兩位會跟我分享,他們之前在 HP 的工作經驗,像是為了衝刺業績,就來個送賓士「全省進貨大比賽」;HP 總部來的原文,厚厚一本「HP Way – Branding Guidance」,我印象很深刻。
例如,跟他們喝個星巴克,兩位分別都會跟我說這些精心設計的套路,從選址、陳列、擺設、燈光、動線、訂價等來分析,
例如,去 3C 通路買個東西,問店員有沒有推薦的品項,店員很熱情的介紹品牌 A,說功能、說性價比、說自己也買了一台等等,他們都會跟我分析說「品牌 A 一定有在做活動,他一定有收品牌 A 的 rebate」。
「你買的不是咖啡,你買的是喝咖啡帶來的感受!!」
「你一直說品牌 A 的好,你是不是有拿人家 rebate!!」
我當時會覺得,X,喝個咖啡而已,買個東西而已,哪有那麼複雜,有必要腦袋動成這樣子,搞的這麼累嗎??
我也想模仿他們,像是他們的品味、他們的生活方式,他們教過我理財的知識、紅酒的知識、咖啡豆的知識,Hai-Pei 還會帶我去買衣服,教我怎麼穿衣服。一直到長大後我才明白,很多事情是講天份的,模仿不來的。
不過,我也確實是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一些皮毛和習慣,現在都還有應用著,例如強調讀書的重要性、會買書送給團隊看。
Vincent & Hai-Pei 兩位都會送我一些書,一些他們覺得會考的書,像是 Vincent 送的彼得杜拉克「有效的經營者」,這本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,必看。

在 Yahoo! 時期,Hai-Pei 甚至還會帶著我們一個章節、一個章節的在唸書和指導,例如「品牌管理」,根本是教科書的架構、規格與文字量體。我們是門外漢,Hai-Pei 光是向我們解釋一些名詞,就花了她許多時間。

看完峰值體驗後,我非常肯定,這本書每字、每句、每個案例,絕對都是出自Vincent & HaI-Pei 兩位的文筆,除了用法的洗練外,文字還很生動,很有兩位的個性與風格,
書中除了很有邏輯性的歸納重點外(跟他們兩位的個性一樣),其他的金句和口頭禪,活靈活現,像是零分、必考、秒懂、太值啦、一公分的寬打透一萬公尺的深…….,看這本書時,簡直就像 Vincent & Hai-Pei 坐在對面和你說話一樣。
峰值體驗
回到書的內容,當我們想要讓消費者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訊息,並做出我們期待的事情,我們必須要能在關鍵時刻 MOT,Moment of Truth,打造峰值感受。
峰值體驗,只有在關鍵時刻去做體驗設計,才會真正影響消費者決策。
峰值體驗,書中的資訊量很大,旁徵博引,引證了許多學術理論(心理學、行為科學、經濟學、傳播學)、品牌操作、行銷知識,並且透過作者自己累積多年的專業工作經驗與知識系統,將龐大的資訊,有結構性整合、邏輯性貫穿,功力很深厚。
更重要的是,除了這些學理論述外,書中還提供許多作者親自執行,實證有效的成功案例、以及可以落地執行的方法設計,讀起來不流於空談,讀起來更是種享受。
在峰值體驗書中,作者建立了許多體驗設計模型,也針對這些模型,一一拆解了模組,並且很有條理的逐一說明,方便讀者們理解,像是下面的模組論述
- 體驗設計的三個黃金時刻:最初、最高、最低
- 三種洞察的對象:愛你的、不愛你的、愛過你的
- 洞察客戶的四個決策點:進店、轉化、複購、推薦

- 體驗設計的四個任務:始於迷惑、陷於套路、忠於習慣、傳於印記

- 最美好的四件事:一見就進、一進就買、一買再買、一傳千里

如何定義 MOT,如何選對人,做對事,說對話,基本上都要回答出「是誰」、「在什麼情況下」、「感受到什麼」,
套用在引爆 EMPOWER 的情境上,可能其中一個 MOT 是
「一位愛運動的爸爸,家裡有兩個小孩,在幫孩子們尋找週末規律的運動課程;爸爸去運動中心運動,在門口看到了海報,剛好看到引爆的隊伍正在訓練和比賽,被哨聲還有喊聲給吸引了過去;看到了教練們有系統、快節奏的訓練方式、孩子們有紀律的執行、防護員在和孩子們互動,攝影師在拍照,感覺是值得信任的運動教育機構,與現場工作人員討論,留下聯絡資訊,約定下周試上。」
看完峰值體驗,當然也會想到,如果幾年前開始引爆 EMPOWER 的時候,就能看到這本「峰值體驗」,應用書中這些學理方法論、搭配這些步驟、模組與工具,成為運動教育體驗設計者,
也許過程一樣還是很痛苦,但肯定會減少許多猜測的不確定性,並且知道有個依歸,知道有一套方法學可以仰賴,信心會提升,心裡也會更為踏實與篤定吧。
商業世界 MOT 如此,人生 MOT 亦如是;人生也有許多 moment of truth,怎麼被察覺,做出什麼決策,採取什麼行行動,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是誰。